靈活就業一頭連著穩定,一頭連著民生今年以來竹溪縣勞動就業部門。錨定靈活就業群體需求不斷拓展“零工驛站”服務功能,持續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供需對接平臺通過崗位精準對接,實現快捷就業。
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李遙 報道:6月20日,記者走進城關鎮幸福社區“零工驛站”,現場熱鬧非凡,原本規劃的休息區已“變身”為臨時工作區,擺滿了鞋樣、布料和針線等制作材料。景晟鞋業公司負責人被在場市民團團圍住,耐心講解公司臨時用工需求,并開展現場教學。



△教學現場
現場講解細致入微,市民們早已按捺不住。人群中,剛完成簡單培訓后的程女士拿起鞋樣,指尖微動間已循著講解步驟開始塑形。
△市民程國梅
角落里,已經連續做工多日的李女士手法嫻熟,飛針走線間,一個鞋樣即將完成。談及這份臨時工作,她笑得合不攏嘴。
△市民李霞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原本提供用工信息的展板旁,也添置上了工作臺,就連供零工歇腳的休息區長椅,如今也鋪滿了鞋面材料和半成品,這個靈活就業的“加油站”,已悄然升級為技能培訓與即時增收的“實干車間”。


從戶外工人零時歇腳的場所到熱火朝天的零工車間,竹溪縣“零工驛站”的“變身”,不僅盤活了驛站空間資源,更讓新增的就業培訓服務落地生根。通過企業與市民“面對面”教學、“零距離”對接,“零工驛站”正成為群眾靈活就業的“加油站”、增收致富的“新陣地”,實現了企業與群眾務工的雙贏,為基層就業服務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竹溪縣鞋產業零工超市服務專員吳艷
“零工驛站”疊加“訂單式”技能培訓,成功打通了從“勞力輸出”到“技能變現”的通道,它不僅為企業打造了更穩定、更即時的用工“蓄水池”,更讓群眾在靈活就業中提升了市場競爭力,為家庭增收注入了持續動力。隨著“邊學邊賺”模式的推廣,“守著家、帶著娃、巧手增收”的踏實圖景,正在竹溪更多地方成為溫暖的日常。


截至目前,竹溪縣已建成“零工驛站”兩家、“零工超市”兩家,各鄉鎮也正在籌備建設“零工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