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支撐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基石之一。近日,湖北出臺《加快算網存用協同發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打造“算網存用”協同發展新格局,助力湖北千行百業的智能化轉型。
《措施》瞄準算力供給、調度、存算協同等五大領域,提出13條具體措施。不同于以往的單點突破,這次湖北首次把算力、運力、存力和應用串成“一盤棋”,統籌規劃,把分散的算力資源“聚”起來。
湖北大數據集團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協助負責人 魏星:(依托)湖北算力互聯互通平臺,整合全省通算、智算、超算等算力資源,為用算方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算力供給,融合大數據大模型等智算業務要素,形成數據、算法與算力三位一體的協同供給生態,未來像供給電力一樣供給算力。
強大算力還需要更高速的網絡來“運輸”,《措施》提出,湖北將推動“雙千兆”網絡向“雙萬兆”升級,讓數據流動更加順暢。
湖北省經信廳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處副處長 陶思明:從千兆到萬兆,就好比將普通列車升級為高速行駛的高鐵,降低時延、提高帶寬,將極大地改善遠程計算的體驗。
算力建得好,更要用得活。《措施》明確,將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建設開源社區,并聚焦湖北“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行業模型,推動技術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應用創新,力爭到2027年,全省算力總規模達到25EFLOPS,可支撐百萬級用戶同時進行高強度AI模型訓練。
湖北省經信廳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處副處長 陶思明:打造高水平算力中心,開展毫秒用算專項行動,建設運營算力互聯互通平臺,推進人工智能+拓展算力應用場景,發放算力券進行用算補貼支持,推動金融機構開發算力貸業務提供授信支持。(曹文超 田暢)
(責任編輯:徐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