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灣,山勢陡峭,有以匯灣河流域為主的大小河流6條,平均海拔約700公尺。匯灣的特色就在于山、水,同時良好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茶葉、核桃、板栗、煙葉等各種植物的生長。
今年以來,匯灣鄉黨委政府在歷屆黨委政府營造的大好的創業干事環境下,立足鄉情,以“興建全省茶葉強鄉、凸顯竹溪中部崛起”為目標,奮力趕超。
前9個月,全鄉共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98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1.26億元,同比增長25%;全鄉完成財政稅收178萬元,同比增長22%。
作為一個以茶聞名的鄉鎮,匯灣鄉如何延續“貢茶之鄉”的歷史?如何轉身尋找新的發展動力?
壯茶葉續寫成就
匯灣素有“貢茶之鄉”的美譽。
成績只代表過去,榮譽不過是新征程的起點。新一屆黨委政府該如何續寫這段榮譽,讓“貢茶之鄉”的牌子在這里更加閃光?
上半年,該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竹溪貢茶有限公司,采取土地流轉的方式在溜口村新建高品質茶園2000畝及1處高標準茶葉生產、加工、包裝車間,該公司的加入為匯灣的茶葉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譜寫著匯灣茶葉產業新的春天。
突出茶葉產業主導地位,在秋冬農業綜合開發之時,該鄉又在土地梁、溜口、青山等4個村建立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化有機茶園1700畝,至此全鄉茶葉基地面積將達到4萬畝,預計茶葉產值超過5200萬元,茶農人平增收將超6500元。
興產業百花齊放
幾年前的匯灣,曾因發展煙葉和黃姜產業,受政策和市場等影響,干部和老百姓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對這兩大產業的發展心存許多顧慮。
在交通閉塞,又沒有重大項目支撐的匯灣,該如何發展?發展什么?
新匯灣不僅表現在青山綠水,也不僅是梅子貢茶,關鍵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匯灣緊緊抓住“工農對接”發展戰略,做好“特色產業發展”大文章,構建“以茶為主,核桃、黃姜、煙葉多產業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以向豐、榮玉、堰豐、白果坪等12個村為中心發展黃姜4000畝;以溜口、青巖溝、青山等6個村連片發展煙葉基地2100畝;以長灘村為主新建核桃基地500畝,以白果至回龍一帶為中心補植核桃1000畝;在柳豐村荒山造林1000畝。
壘根基創造輝煌
匯灣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秋冬農業綜合開發良好機遇,新建茶葉、核桃、黃姜、煙葉等基地過萬畝,產業建設超歷史水平。
曾經,挖茶帶、種茶葉義務工式的建設模式已不復存在,而目前又存在人力資源、土地資源、技術、資金等諸多方面的現實問題,產業基地建設困難多。
萬畝基地怎么才能建設好,困難該怎么解決?
匯灣在“工業經營”的理念上找到突破口,創新出一個“特色帶動、市場啟動、龍頭拉動、基地推動、干部驅動”的秋冬開發新路子,牢牢掌握住了工作的主動權。
該鄉成立茶葉、黃姜、煙葉、植樹造林等4個基地建設工作小組,全體干部深入村頭田頭、山頭水頭,組頭戶頭,幫助群眾出主意、想辦法,一個階段一個重點,一個基地一名干部,一名干部領辦一塊示范基地,一個機制一抓到底,一系列獎懲辦法一個考核評比制度,并嚴格兌現。(詹雙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