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鄭楨楨 封彥青)近日,十堰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腺外科連續完成兩例高難度肝癌微創手術,通過腹腔鏡下精準半肝切除術、癌栓清掃等前沿技術,結合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為肝癌患者開辟了創傷更小、治療效果更佳的新路徑。這不僅展現了該院在肝癌微創治療領域的硬核實力,更為許多中晚期肝癌患者帶來了延續生命、提升生活質量的新希望。

微創手術破解“沉默殺手”,患者術后一周出院
58歲的趙先生(化姓)是一位長期肝硬化患者。6年前他被確診為早期肝癌,并在十堰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腺外科接受了微創射頻消融術。術后5年定期復查一直穩定,未見復發及轉移跡象。然而,近一年他疏于復查,殊不知,肝臟上潛伏的其他硬化結節已悄然發展成巨大腫瘤,檢查結果顯示已占據右半肝大部分區域。病理活檢提示惡性腫瘤,面對這一結果,趙先生第一時間果斷到十堰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腺外科尋求治療。
面對如此巨大的腫瘤、復雜位置以及患者長期的肝硬化背景,傳統大開腹手術創傷巨大,風險極高。經過周密評估,肝膽胰外科涂華華主任團隊果斷決定迎難而上,為其實施腹腔鏡下半肝切除術。
手術臺上,在高清腹腔鏡放大視野下,涂華華主任團隊如同進行一場精密的“生命雕刻”。術前,他們運用三維可視化技術精準評估腫瘤位置、肝臟血管分布;術中,以超聲刀、血管閉合系統等器械精細操作,麻醉團隊嚴格采用“低中心靜脈壓”技術控制出血。手術的每一個動作都關乎著剩余肝臟的命運——既要完整切除病變右半肝,又必須毫發無損地保護好左側肝臟的重要血管和膽管。最終,巨大的腫瘤被成功切除,而患者腹部僅留下3個5mm、一個1cm,以及一個3cm的傷口。
術后第二天,趙先生即可自主下床活動,肝功能指標平穩,短短一周半就順利出院?!氨緛硪詾殚_刀會痛得死去活來,沒想到恢復這么快,傷口都不怎么疼!”張先生和家人對醫護團隊的精湛技術與細致關懷贊不絕口。涂主任也特別強調,趙先生的經歷提示所有肝病患者,手術成功不代表一勞永逸,長期、規律地復查是監控病情、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病灶的關鍵。

毫米級操作化解“險情”,復雜肝癌患者迎來重要轉機
有著十余年肝硬化病史的劉先生(化姓),3年前又被確診肝癌。近日因劇烈腹痛就診,檢查顯示右肝腫瘤已擴散,膽管和膽總管內布滿癌栓,隨時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同時,乙肝引發的肝硬化已進入失代償期,肝臟功能極度脆弱,隨時可能崩潰。
面對這例合并肝硬化失代償期和膽管癌栓的復雜肝癌病例,涂華華主任迅速啟動多學科診療(MDT)。肝膽胰腺外科、腫瘤科、介入科首先確定了以手術治療為主的治療方案,而后放射科精準鎖定腫瘤及癌栓位置、麻醉科評估心肺功能及麻醉風險、肝病科調控乙肝病毒活性改善術前肝功能分級、重癥醫學科預判術后風險及術后詳細治療方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深入討論,團隊一致認為,盡管風險極高,但微創手術是幫助患者擺脫當前困境、贏得后續治療機會的關鍵一步。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患者虛弱的身體難以承受,唯有腹腔鏡微創手術能帶來一線生機。
“這就像在肝硬化的‘亂石灘’中拆解纏繞的引線。”涂華華團隊最終制定“精準解剖+癌栓清掃+肝功能保護”三位一體方案。
手術中,挑戰接踵而至:患者的硬化肝臟堅硬如石,門靜脈壁迂曲且薄如蟬翼,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致死性大出血。借助3D腹腔鏡的立體高清視野,涂華華團隊實施了繡花針般的精細操作:先辨識并封閉腫瘤滋養血管,再逐層剝離癌變組織,同時運用膽道鏡、超聲實現癌栓無死角清掃。4小時后,右半肝腫瘤和癌栓被完整切除,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手術成功。
術后第三天,劉先生便能在家人攙扶下下床活動;一周后,肝功能指標好轉,黃疸消退;半個月后,他順利出院。

微創技術突破肝癌治療禁區,彰顯技術實力
涂華華主任介紹,肝癌起病隱匿,進展迅速。肝臟血供極其豐富,解剖結構復雜。傳統開放手術切口大、創傷重,術后恢復慢,很多身體條件較差或病情復雜的患者因此被擋在根治性手術門外。而腹腔鏡手術通過幾個微小切口,利用高清鏡頭和精細器械完成操作,具有創傷小、出血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等優勢,能顯著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質量,也為這些患者創造了治療的可能,是當前肝癌外科治療的重要發展方向。
雖然腹腔鏡手術效果顯著,但其技術難度卻呈幾何級數增加。術中,不僅需要精準阻斷病變肝臟的血流,避免大出血,還要盡量減少對剩余肝臟血供的影響。同時,在有限的空間內,分離和離斷肝內重要管道,需要超高的穩定性和精準度,對術者和團隊配合要求極高。切除半側肝臟后,剩余肝臟需快速代償,對圍術期管理要求極高。
目前,十堰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腺外科已建立起成熟的終末期肝病微創治療體系,每年完成高難度腹腔鏡肝切除手術百余例,將微創技術的優勢深深植入曾經的手術“禁區”——肝硬化肝癌、復發性肝癌等復雜領域。
從精準切除巨大肝癌,到在布滿“炸彈”的硬化肝臟上完成毫米級“拆彈”,十堰市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團隊用一把把微創“利刃”,在肝癌治療這一高難度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腹腔鏡下精準半肝切除術的成功實施,不僅體現了醫院在肝癌微創治療領域的技術實力,更彰顯了多學科協作的高效與精準。”涂華華主任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微創技術創新,為更多肝癌患者提供個體化、精準化、微創化的優質診療服務,盡最大努力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