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了哇,董宇輝終于在25日晚來到了十堰武當山,進一步感受武當文化、欣賞武當山建筑、品嘗武當山美食,并于26日在武當山直播帶貨,銷售十堰多種農特產品和旅游商品。
聽說宇輝來到了十堰,熱情的竹溪文旅推介官在此喊話董宇輝:都到十堰了,竹溪還會遠嗎?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宇輝兄弟,您好!
我是你老家湖北十堰竹溪縣文旅推介官。老家有句俗話:要找媳婦到鄖西,要吃大米來竹溪,將咱們竹溪與你的老家鄖西緊密聯系在一起。

聽說你3月25日回故鄉十堰,鄉親們早早為你精心制訂了菜譜,四道凉菜、八道熱菜,兩種主食。您知道嗎?四道涼菜里有竹溪熏臘腸,八道熱菜里有竹溪蒸盆、竹溪高山臘肉炒竹筍、竹溪酸辣子燒雞三道硬菜。在兩種主食里就有香燜竹溪貢米,整桌菜肴都充滿了濃濃的竹溪味道,老家味道。

最憶是故鄉,最濃是鄉愁。宇輝兄弟,這次回家,請您一定來竹溪,品地道老家味道,聽悠揚婉轉的二黃聲腔,尤其是要來剛剛落成的國內首個戲曲文旅街區——武陵不夜城,感受千年武陵文化和人間煙火。

鄉親們都準備好了!宇輝兄弟,快來吧!
如果說秀美的自然風光是竹溪的外表,那么美食絕對是竹溪的內涵。

竹溪縣融媒體中心主播邀請宇輝來竹溪品美食,一起“過早”。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也是一天三餐中最為重要的一餐。竹溪人愛吃,也會吃,對早餐自然是毫不馬虎。在竹溪,吃早餐被親切地稱為“過早”,由竹溪縣融媒體中心精心拍攝制作的《竹溪早餐:美好的一天從“格格”開始》還端上了新華社的“餐桌”。

竹溪美食的誘人魅力,有一半來自“過早”。清晨散發出熱騰騰氣息的早餐喚醒了這座城市,裊裊升起的煙火氣讓人們的味蕾得到了滿足。

對于竹溪人來說,最經典的早餐非“格格兒”莫屬。色香味俱全的“格格兒”總能撩動人心扉,令人百吃不厭。

洋芋塊兒打底,上面鋪滿粉蒸排骨(或肥腸),光是看一眼就叫人垂涎欲滴,夾起一塊放入口中,香味蔓延開來,滿足的一天就此開啟。

喚醒清晨睡意的是熱氣騰騰的小籠包,薄皮大餡兒,咬包子一缺口,灌上一勺辣子湯,再咬一口,再灌一勺,每一口都是汁水滿滿,絕對是竹溪人的“幸福感”。

炒米粉是上班族的不二選擇,晶瑩剔透的米粉,配上青菜、豆芽,再加上雞蛋和肉絲,經過猛火不停翻炒,淋上秘制的料汁,筋道爽滑。

“老板,一碗砂鍋粉!”一碗熱氣騰騰的砂鍋粉便被端上了桌,食材與湯汁充分融合,口感相互交織,既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又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

油條在中國可謂是是美食里的“扛把子”,外酥內軟的口感遇“火”更酥,遇“水”更綿,不論甜咸,包容萬千。

竹溪正宗的甜漿子,是農村打豆腐的時候,用新鮮的豆漿加上大米在柴火灶上小火慢煮慢燜而成的豆漿,本是養人之物,再與大米長時間燜煮后養身養胃的功效更甚,甜漿子口感細膩香醇,很對老年人的胃口。

油層兒是流傳了數百年的竹溪傳統小吃,有苕油層兒、蘿卜油層兒、豌豆油層兒三種用料不同的油層兒。剛出鍋的苕油層兒,外焦里嫩,香甜適宜;軟而糯的蘿卜油層兒亦食亦療;豌豆油層兒豆香撲鼻,入口酥脆。

油炸角兒色澤金黃,菜餡鮮香脆嫩,創制于唐代,用面粉做成油糊角里面分別包上雞蛋、豆腐、粉絲、粉皮、韭菜、芝麻、蘿卜等菜餡,然后用油煎炸即可。

竹溪碗糕色澤雪白,質地松軟,味甜不膩,營養豐富,深受食客喜好,從明朝年間開始已經有著500多年的歷史。

芝麻餅是竹溪傳統特色小吃,用上好白面,配以芝麻、酥油、堿面等上爐烘烤而成,工序復雜,做法考究,香酥味美,口感筋道。

牛肉火燒麻辣酥脆,鮮香四溢,是地道的竹溪傳統風味,里面的餡兒是牛肉加蘿卜,裹于面中,炸至金黃,外酥里嫩,餡中加足辣椒麻椒,濃郁的牛肉香,勁爽的麻辣味兒,加上剛炸制出來的油溫,只一口渾身頓時燥熱起來,可謂是冬日早餐的暖身良品。

竹溪蒸盆,是竹溪民間美食文化的創新,它以獨特的烹調方式將各種原料集于一盆,使它們在色香味上達到高度融合,數百年來經久不衰。竹溪蒸盆是一道招待貴賓、好友的美味佳肴。

竹溪生態環境優美,食材新鮮無污染,以綠色健康為原則,烹制出美味又營養的佳肴。竹溪菜系深受鄂、渝、陜等地飲食文化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味,以麻辣、酸辣、鮮香為主,讓人一嘗難忘。
竹溪蒸菜




辣椒燜土雞

蒜苗炒臘肉

香椿炒土雞蛋

洋芋粑粑

酸辣子炒魔芋絲

酸韭菜辣子炒肉絲

炒豬血粑

竹溪隱藏的美食,多到實在數不過來,絕對是個你一來就會變胖的城市。美食的誘惑叫人無法抵擋,宜人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宇輝,快來竹溪品美食、賞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