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寨
一個偏僻的小鄉(xiāng)村,卻流傳著數(shù)量眾多關(guān)于唐僧的傳說。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洪寨,相傳是唐僧的出生地。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山寨?背后又隱藏了怎樣的秘密呢?近日,記者隨同省、市民俗專家走進鄖西景陽鄉(xiāng),尋找劉洪寨和它背后的傳說。
文、圖/ 通訊員 楊洪霞 張振宇 記者 羅偉
劉洪寨是唐玄奘出生地?
景陽鄉(xiāng)是鄖西漢江入鄂第一鄉(xiāng),地處秦嶺余脈,有著別樣之景。鄖西《嘉慶縣志》這樣描述她:“山奇峻秀,麗色迷人。崖石黛黑,峭壁翼立”。她位于漢江之濱,為三千年古蜀國,有“中國油桐之鄉(xiāng)”、“中國說唱藝術(shù)之鄉(xiāng)”的桂冠。有騾馬古驛道、劉洪寨、景陽崗等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神秘色彩濃厚的古代遺跡。
根據(jù)當?shù)貍髡f,劉洪寨就是唐玄奘的出生地。劉洪寨因為有了《西游記》的渲染,從而充滿了傳奇色彩,引發(fā)人們對她強烈的好奇和探秘之心。
劉洪寨就在漢江邊蘭灘渡口一座大上,山勢險峻,異常陡峭,一路遺留著人工修筑的痕跡和古寨滄桑的遺跡。寨頂是一大片用石塊砌成的城墻,2米多高寨墻基本保存完好,沿著平整的山頂圍成一圈,形成了一個寨城。寨城有前后門,后門門房約5寸厚,壓在后門上的門板近1尺多厚。
從古寨的規(guī)模和布局來看,這寨城大約能容納上百人。里面有臥室、廚房、正廳、練兵場等等,還有一些石桌、石凳以及拴馬的遺跡。雖然已是殘垣斷壁,但不難想象這古寨當年金戈鐵馬的情景。
站在寨頂,遠望漢江,視野遼闊,氣勢恢弘。據(jù)文獻記載,歷史上,鄂西北境內(nèi)曾有大大小小的山寨數(shù)千個,那么,“劉洪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湖北省民協(xié)副主席傅廣典介紹說,早在唐朝初期,鄖西縣景陽鄉(xiāng)的蘭灘口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小鎮(zhèn),商鋪林立,驛站、印刷、染坊等都獨具特色。這些流通的物資運輸靠的是漢江,寨匪們經(jīng)常在漢江邊上哄搶物資,劉洪寨正處于漢江邊的山頂上,所以這是寨匪建寨的基本條件。
當?shù)乩先酥v述了一個關(guān)于“圣僧出世”的傳說故事,與《西游記》第八回附錄里故事情節(jié)極為相似。
傳說,在唐太宗年間,有位名叫劉洪的土匪在這里占山為王,修建了山寨,后命名為劉洪寨。唐玄奘的父親新科狀元陳光蕊攜妻殷氏到江州赴任,經(jīng)過烏江渡時遭到賊寇劉洪搶劫,狀元被推入漢江,殷氏被劫到山寨。當時殷氏已經(jīng)有孕在身,這個未出生的孩子便是后來的唐僧。母親為保住孩子,在孩子出生后,將其擱在木板上,放入漢江。木板倒流30里,被上游寺院的老主持救起,取名玄奘。
能否找到唐僧身世的蛛絲馬跡?
那么劉洪寨真的就是唐僧的出生地嗎?從現(xiàn)存的遺跡和傳說中能否找到有關(guān)唐僧身世的蛛絲馬跡呢?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交通運輸主要靠水路。而從地理位置來看,景陽扼鄂陜水上交通的咽喉,交通便利,古代漢水沿岸曾有許多著名的碼頭。
據(jù)省民協(xié)副主席傅廣典介紹,很多的物資抵達漢江,漢江有個渡口叫蘭灘口,物資就從這個地方運上岸,一直順著景陽川往上送,景陽川的中部就是現(xiàn)在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叫騾馬店。
在漢江邊的一處高地上,有一塊石碑正反兩面都雕刻有“旬陽界碑”四個字,左側(cè)是界碑建立時間,大約是乾隆年間。由此可見,景陽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鄂、陜的樞紐,自蘭灘渡口,經(jīng)景陽騾馬店、上津、漫川、商南到西安,這里曾經(jīng)是一條“古文化驛道”。也正是因為這里是一條“古文化驛道”,這個地方積累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按照《西游記》里的記載,新科狀元陳光蕊攜妻殷氏到江州赴任,那么沿途是否經(jīng)過景陽?他會在這里遇害嗎?
據(jù)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江州,又名潯陽,是唐代的一個行政區(qū)劃,在如今的江西省九江市。
由此看來,當時要從都城到江州,從水路走最近。從都城西安出發(fā),必經(jīng)景陽的蘭灘渡口上船,然后進入漢江,再到長江,最后到達江州。那么,從路線來看,陳光蕊當初在長安考取狀元,去江州赴任必須取道景陽的漢江蘭灘渡口。
在采訪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在劉洪寨周邊的幾個村子里,廣泛流傳著跟唐僧有關(guān)的傳說,這些傳說不僅數(shù)量極為眾多,而且大都與《西游記》中記載的情節(jié)有著驚人的吻合。
鄖西縣文聯(lián)副主席趙天祿說,他在寫《劉洪寨傳奇》的時候,曾在圖書館查閱了明朝的折子戲《百佛寺認子》、《火牛陣》、《劉洪滾鼓》等等,這些折子戲也都是佐證。
關(guān)于唐僧的出生經(jīng)過,在《西游記》第八回附錄里有詳細的記載。書中是這樣寫的,殷小姐為使自己的骨肉早日擺脫土匪的困擾,便咬掉了兒子的一個腳趾,用布將孩子包好,并找來一個木盆把孩子放了進去,然后悄悄把木盆放入了漢江,唐僧隨著木盆逆流向上,飄到了上游的一處廟宇里,并出家為僧。
這里的江水為何會倒流?
眾所周知,江水都是自西向東流的。然而,殷氏當初怕兒子也當土匪,就把他送到江里,叫他順水往上漂,結(jié)果放到江中真的是順水往上漂,所以這個故事曾經(jīng)給人帶來很多困惑,水都是往下流的,他怎么能往上漂呢?
那么,《西游記》中的這段描述會不會有誤呢?讓人覺得驚奇的就是,在劉洪寨下面的漢江,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從蘭灘到烏江渡的這段漢江,竟然有一半的江水是倒流的,而江邊被江水沖刷過的雜草也逆著水流的方向倒向另一邊。
據(jù)考證,這里因為發(fā)洪水,形成獨特的地形和河床,在漢江蘭灘口段,水的確是倒流的,倒流幾公里以上。那么,“水倒流”這個傳說,就有了自然的依據(jù)。
站在江邊遙望劉洪寨,關(guān)于唐僧的身世傳說是真是假,我們已無史料可考證。但是,與河南偃師唐僧祖籍所在地相比,這里有眾多關(guān)于玄奘的傳說,值得我們?nèi)ヌ綄げ⒒匚丁?BR> 歷經(jīng)千年風雨,如今景陽鄉(xiāng)的劉洪寨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印證著當年的傳奇故事。而《西游記》中的故事是否就發(fā)生在這里,已經(jīng)不再重要了。然而,生活在景陽的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致,讓這些關(guān)于唐僧的傳說成了茶余飯后代代流傳的談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