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竹溪縣物業行業婦聯正式成立。至此,竹溪縣“三新領域”(即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婦聯組織建設實現全覆蓋---111家“三有”新經濟組織和45家新社會組織均已建立婦聯組織,覆蓋率100%,基層婦女服務網絡得到進一步織密與鞏固。
謀定快動,精準部署夯實組織根基。竹溪縣婦聯將“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作為夯實基層婦女工作基礎的重要舉措,堅持早謀劃、細部署、實推進。2024年11月5日,組織新經濟組織負責人召開了專題培訓會,全面啟動婦聯組織全覆蓋工作。2025年6月14日,再次組織召開培訓會,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主管部門人員參會,詳細講解婦聯組織建設要求和流程,發放《全國婦聯“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口袋書》等實用資料,為推進婦聯組織全覆蓋上好“第一課”。6月23日,縣委社會工作部牽頭召開調度會,縣婦聯現場解答并指導組織建設中的疑難問題。此外,還選派骨干力量與縣委社工部協同開展新興領域“兩個覆蓋”工作,切實保障婦聯組織建設的進度與質量。
規范推進,壓實責任提升組建效能。全面落實包保責任制,將111家新經濟組織和45家新社會組織的婦聯組建任務分解到人,實行“班子成員帶頭包保、全體干部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系統梳理并印發婦聯、婦委會、女工委、婦女小組等組織的成立條件、標準化流程及相關會議模板,大幅提升組建工作的規范化水平和操作便捷性。竹溪縣采取“社會組織重點建、龍頭企業單獨建、依托行業聯合建、婦女小組靈活建”的方式,按照“夯實基礎、拓寬領域、分類指導、突破難點、抓好典型”的工作思路,在“三新”領域靈活建立婦聯組織,打通了服務婦女群眾“最后一公里”。在縣婦聯的指導下,縣工業園區、建筑行業、物業行業等產業集聚領域,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老年詩書畫協會等社會組織,以及村播、快遞、交通運輸、特色街區等領域新就業群體,先后順利成立婦聯組織。
服務暖“新”,多維發力增強婦女獲得感。在推進婦聯組織覆蓋的同時,同步啟動“娘家人暖‘新’行動”,通過強化思想引領、深化服務關懷、選樹優秀典型等多種途徑,切實將婦聯組織打造成為“三新領域”婦女信得過、靠得住的“溫暖之家”。今年以來,開展婦女就業技能培訓20余期,組織家政服務、美容美發等行業技能競賽2場,舉辦女企業家座談會、“媽媽崗”女性專場招聘會,助力婦女就業。推薦張曉蓮榮獲全國“巾幗新農人”稱號。2名家政行業從業婦女在全市“車城狀元”技能大賽暨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竹溪縣婦聯榮獲優秀組織獎。開展暖“新”到家活動4場次,走訪慰問新就業群體婦女76人。聯合十堰市錦泰紡織有限公司婦聯、個私協婦聯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活動8場次,走訪慰問留守困境兒童232名。暑假期間,聯合竹溪縣經典誦讀協會開辦暑期愛心托管班,組織巾幗志愿者為700余名留守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興趣拓展與心理疏導等服務,有效豐富兒童假期生活,獲得群眾廣泛認可。
如今,竹溪縣“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已成為廣泛聯系婦女群眾的“新紐帶”。下一步,縣婦聯將持續加強“三新領域”婦聯骨干培訓,完善制度機制,創新服務模式,推動婦聯組織從“建起來”到“活起來”轉變,團結引領各行各業婦女為服務“一城四地”、助力湖北支點建設貢獻巾幗力量。(張婉娸 曾濤)











